欢迎进入包头市广安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!

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

钢筋混凝土输水管、混凝土排水管、混凝土预制构件

全国咨询热线:

133-2718-4528
+ 微信号:微信号

您的位置: 首页 -> 新闻资讯 -> 公司新闻

新闻资讯

推荐产品

水泥管道:地下管网系统的刚性输送载体

来源:www.btgasn.com 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5年08月08日
水泥管道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(占比15%-25%),掺入砂石骨料(占比60%-70%)和钢筋网(直径3-8mm),经成型、养护制成的管状构件(长度2-6m),主要用于输送水、污水、雨水及工业流体,是地下管网的核心组成部分。
  水泥管道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(占比15%-25%),掺入砂石骨料(占比60%-70%)和钢筋网(直径3-8mm),经成型、养护制成的管状构件(长度2-6m),主要用于输送水、污水、雨水及工业流体,是地下管网的核心组成部分。其内径范围广(200mm-3000mm),环向抗压强度≥30MPa,能承受土压力(≥100kN/m?)和地面荷载(汽车荷载≥100kN),使用寿命≥50年(规范维护下可达100年)。2023年国内水泥管道年产量超过1亿米,其中排水管占比达70%,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、工业园区和农业灌溉,与塑料管道相比,其刚性好(挠度≤L/500,L为跨度)、耐高温(≤100℃)、抗紫外线老化,适合深埋(≥3m)和重载环境。

  水泥管道的分类体系与结构特性

  按结构形式的核心分类,普通混凝土管(无钢筋或配单层钢丝网)适用于低压输送(工作压力≤0.1MPa),内径200-1000mm,壁厚30-100mm,采用平口或企口连接,抗渗等级≥P4,适合农田灌溉和浅埋雨水排放。钢筋混凝土管(内置双层钢筋网,间距50-100mm)环向抗拉强度≥3MPa,内径300-3000mm,按外压荷载分为Ⅰ级(10kN/m?)、Ⅱ级(20kN/m?)、Ⅲ级(30kN/m?),接口采用橡胶圈密封(压缩量30%-50%),水密性压力≥0.1MPa,用于城市污水主干管。预应力混凝土管(纵向和环向施加预应力,张拉控制应力500-800MPa)工作压力0.4-1.2MPa,内径400-4000mm,管体裂缝宽度≤0.2mm(水压试验时),适合高压输水(如城市供水主干管)。

  按功能用途的细分类型,排水管(平口、企口、承插口)内壁粗糙系数0.013-0.014(比塑料管高),但过流能力稳定(长期使用不结垢),坡度≥0.003,DN1000mm管道流量可达1.5m?/s。输水管(预应力或自应力)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(转角≤3°),适应地基沉降(允许沉降差≤50mm),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.5倍(保压1小时无渗漏)。特种水泥管(如内衬水泥砂浆防腐管)内壁衬里厚度≥10mm,耐酸碱pH值4-10,用于输送工业废水(如印染、化工污水)。

  水泥管道的材料组成与性能指标

  胶凝材料的技术要求,普通水泥管采用P?O 42.5水泥(3天抗压强度≥17MPa,28天≥42.5MPa),预应力管需P?O 52.5水泥(28天抗压≥52.5MPa),水泥用量根据强度调整:C30管300-350kg/m?,C50管400-450kg/m?,过量会导致水化热裂缝(温差≤25℃)。掺合料(粉煤灰、矿渣)替代15%-30%水泥,可降低成本(10%-15%)并改善和易性(扩展度增加50-80mm),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≤95%,活性指数28天≥70%。

  骨料与钢筋的选用标准,细骨料(中砂,细度模数2.3-3.0)含泥量≤3%(每增加1%含泥量强度降2%-3%),粗骨料(碎石或卵石,粒径5-20mm)压碎值≤16%,针片状颗粒含量≤15%(确保混凝土密实性)。钢筋网采用HRB400级钢筋(屈服强度≥400MPa),间距50-100mm(环向)和100-200mm(纵向),保护层厚度≥20mm(防止锈蚀,锈蚀率≤0.02mm/年)。预应力钢筋用高强度钢丝(直径5-8mm,抗拉强度≥1470MPa),张拉后永存应力≥70%抗拉强度。

  混凝土的核心性能,抗压强度(28天):普通管≥30MPa,钢筋管≥40MPa,预应力管≥50MPa(GB/T 11836标准)。抗渗等级:排水管≥P4(0.4MPa水压30分钟无渗漏),输水管≥P6(0.6MPa),特种管≥P8。抗裂性:预应力管在1.2倍工作压力下无裂缝,钢筋管在外压荷载1.5倍时无纵向裂缝(宽度≤0.2mm)。



  水泥管道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

  成型工艺的技术差异,离心成型(适用于中小直径管,200-1000mm):模具转速根据直径调整(DN500mm转速≥600r/min),混凝土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实(容重≥2400kg/m?),管壁厚度偏差≤5mm,生产周期30-60分钟/根。悬辊成型(大直径管,800-3000mm):辊轴带动模具旋转(转速30-60r/min),混凝土在辊压力作用下压实(表面平整度≤5mm),一次成型长度2-4m,适合钢筋混凝土管。立式振捣成型(特种管):采用高频振捣(频率2800r/min),振幅0.5-1mm,振捣时间30-90秒(至表面泛浆),适合带内衬或异形接口的管道。

  养护工艺的关键控制,蒸汽养护(加速强度增长):分静停(2-4小时,≥5℃)、升温(≤20℃/h)、恒温(60-80℃,4-6小时)、降温(≤30℃/h),确保24小时强度达设计值70%(比自然养护快3倍)。自然养护(小型厂):覆盖保湿(浇水≥4次/天),养护期≥14天(C30)或21天(C50),冬季需保温(温度≥5℃),防止冻害(早期强度≥7MPa)。预应力管需蒸养后进行张拉(混凝土强度≥75%设计值),张拉控制应力±5%,持荷2分钟后锚固。

  质量检测的验收标准,外观质量:表面蜂窝麻面面积≤1%,裂缝宽度≤0.2mm(非受力),接口端面平整度≤5mm。尺寸偏差:内径±5mm,壁厚±10%,长度±10mm(用钢卷尺和卡尺测量)。水压试验:排水管(满水15分钟,水面下降≤2mm/m),输水管(工作压力1.5倍,保压1小时,渗漏量≤0.2L/(m?h))。

  水泥管道的安装工艺与接口处理

  沟槽开挖与地基处理,沟槽宽度为管外径+600mm(两侧各300mm操作空间),深度按设计(管顶覆土≥0.7m),采用机械开挖(留200mm人工清底),垂直度偏差≤1%,底部平整度≤50mm。地基处理:原状土(承载力≥100kPa)可直接铺100mm砂石垫层(压实度≥93%);软土地基需换填300mm级配砂石(压实度≥95%)或打碎石桩(间距1m,桩长≥2m),防止不均匀沉降(允许沉降量≤50mm)。

  管道安装的精度控制,下管采用起重机(起重量≥管道重量1.2倍),吊装点设在管长1/4处(防止管体变形),安装时中心轴线偏差≤50mm,高程偏差±20mm。接口处理:承插口管(橡胶圈密封)将橡胶圈(硬度60±5 Shore A)套入插口,涂润滑剂(肥皂水),用撞锤或牵引机将插口推入承口(压缩量达标),接口间隙均匀(≤10mm)。企口管(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)接口处凿毛(深度≥5mm),铺设钢丝网(两边各伸入围岩100mm),抹带厚度≥20mm(强度≥M10),养护7天。

  回填与压实的技术规范,回填材料:管底至管顶以上500mm用素土或级配砂石(粒径≤50mm),分层回填(每层200-300mm),用小型夯实机压实(压实度≥95%),管顶500mm以上可用机械碾压(压实度≥93%)。回填顺序:两侧对称回填(高差≤300mm),避免单侧受压导致管道偏移(偏差≤30mm),回填至管顶1m后可通行轻型车辆(≤5t),完全回填后(7天)方可通行重车。

  水泥管道的维护管理与常见问题

  日常检查与维护,定期巡查(每季度1次):检查管道接口有无渗漏(地面有无积水)、管体有无裂缝(宽度≥0.2mm需处理)、周围沉降(≥100mm需加固)。清淤疏通:每年1-2次(雨季前),采用高压水冲洗(压力10-20MPa)或机械清淤(抓斗、螺旋机),清除管内淤积(厚度≤管径1/5),确保过流能力≥设计值90%。CCTV检测(每2-3年):机器人进入管内(最小管径≥200mm),检测内壁腐蚀、破裂、变形(等级≥Ⅱ级需修复),数据保存≥5年。

  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,接口渗漏(水量≥0.1L/s):因橡胶圈老化或位移,更换新橡胶圈(同规格),重新安装;刚性接口渗漏需凿除旧抹带,重做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(掺入防水剂)。管体裂缝(长度≥100mm):表面裂缝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(宽度≥10mm),贯穿裂缝需内衬钢板(紧贴管壁,焊接固定)或采用注浆法(压力0.3-0.5MPa注入水泥浆)。管道堵塞(过流能力下降≥30%):树根侵入(常见于绿化带)需清除树根并修补破损处;淤泥堵塞用高压水冲洗(配合吸泥车),严重时采用非开挖修复(胀管法更换)。

  老化与更新改造,管道老化(使用≥50年):评估剩余寿命(根据腐蚀程度、结构完整性),剩余寿命<10年需更新。非开挖修复:紫外光固化内衬(拉入树脂软管,紫外光照射固化,厚度3-10mm),修复后内径损失≤10%,可提高耐压等级(≥0.2MPa)。开挖更换:按原规格或升级(如DN500mm换DN600mm),新管与旧管连接采用柔性接口(适应沉降),工期比传统方法缩短30%。

  水泥管道的技术趋势与发展方向

  绿色环保管道创新,再生骨料水泥管(再生骨料掺量30%-50%)抗压强度≥30MPa,与天然骨料管性能相当,每米管消纳建筑垃圾0.5-1t,成本降低10%-15%,已用于市政支线管网。低碳水泥管(采用低碳水泥,CO?排放量降30%)配合矿渣掺合料(≥40%),28天强度≥40MPa,适合生态敏感区工程。

  高性能管道研发,纤维增强水泥管(钢纤维或玄武岩纤维,掺量2%-3%)抗裂强度提升50%(≥4MPa),抗冲击性提高30%(落锤高度≥1.5m无破损),用于重载路段(如高速公路排水)。自修复水泥管(掺入微胶囊修复剂,直径10-50μm)裂缝宽度≤0.5mm时可自行修复(28天强度恢复≥90%),减少维护成本40%。

  智能化与预制装配,BIM技术全程建模(精度±1mm),优化管道走向(减少弯头、坡度合理),碰撞检测准确率≥95%,施工效率提高20%。预制检查井-管道一体化(工厂预制连接),安装时一次性就位(偏差≤10mm),接口渗漏率≤0.1%(传统现场连接3%-5%)。智能管道(内置传感器)监测流量(精度±2%)、压力(±0.01MPa)、腐蚀速率(±0.001mm/年),数据无线传输(延迟≤10秒),预警堵塞、泄漏(准确率≥90%)。

  水泥管道作为地下基础设施的核心,正朝着“绿色化、高性能、智能化”发展,通过材料革新(再生骨料、低碳水泥)、工艺升级(纤维增强、自修复)和技术融合(BIM、物联网),不断提升耐久性(寿命≥100年)、安全性(抗灾能力)和运维效率(故障排查时间缩短50%)。未来,随着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设推进,大口径、高强度、多功能的水泥管道需求将持续增长,预计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,成为地下管网现代化的关键支撑。

  *免责声明: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网将予以删除。